就是感動

文/ 翁玲蕙

 

生活裏如果沒有感動,日子只不過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週而復始的運轉而已。

小時候,不知道什麼叫感動,國中的日記寫著:「早上七點起床,刷牙洗臉後吃早餐,媽媽忙得不見人影,廚房的餐桌上有一鍋冷冷的地瓜粥,還有一盤煎得金黃的荷包蛋,我沾上醬油慢慢吃,沒人催也沒人趕,吃飽飯後幫媽媽做家事,然後寫我的暑假作業…..。」

我們那個年代那來的揮霍?日子在一成不變中長大,青春的歲月有的是時間,我恨不得趕快長大,趕快變成大人,可以穿高跟鞋、可以擦口紅、可以打扮得花枝招展,媽媽說,等我像哥哥姐姐一樣大時,便當就有雞腿、有香腸,還有2塊錢的零用錢。

等我長大了,我的想法也改變了,如果我不長大該有多好!

什麼時候我開始懂得欣賞美?開始捕捉大自然的美景?當你汲汲營營的為生計奔波操勞,所有的心思放在世俗的功利上,那有閒情逸緻去駐足流連周邊的景色,記得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世界上不是缺乏美的事物,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誠哉斯言,美,在於心念之間,一堆石頭,在別人的眼裏,既平凡又無奇,有些人卻當它是寶;一座宏偉建築,知道它的過往、了解它的歷史脈絡、它的一石一木、它的歷盡滄桑、它的皺紋、它的殘缺、它的斑駁,都是一種復古的回憶。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屬於四時悸動的美景,各有千秋和迷人的一面。

什麼樣的美不是獨佔的?是屬於普羅眾生的資產?「千年的樹、萬載的岩、你我的天,純屬自然,坦開你的心胸,管他誰抱誰!」春天,繁花競妍、萬紫千紅、郊遊踏青、尋花問柳,良辰美景如此,豈能錯過!炎炎夏日,山林裏的知了聲聲蟬鳴,追尋風兒的腳步,倘佯在清風拂面的山野間,看陽光穿透竹林,灑下點點金光,陣陣山風清爽,是樹葉在動嗎?不,是我的心在動。秋天的楓葉山上看得到,「深秋楓紅層層,楓紅裏有我的夢」,落花飄零的秋日,我的夢想長了翅膀。冷冷的冬天,躲在被窩裏取暖?哎,太浪費了,親近山林,奔向原野,流一身汗,深深的吸一口森林的芬多精,聞一聞青草的味道,看變幻無常的山嵐飄過來、飄過去,神秘莫測。山的崇高、山的雄偉、山的虛緲,吸引著許許多多人想要去一親芳澤。

「早安!」在登山的小徑,碰到識與不識,主動微笑招呼,拉近了陌生的藩籬,「加油喔,快到了!」「慢慢來,不要急」、「走到山頂有麥當勞」,在司馬庫斯的神木群步道,年輕小夥子對氣喘噓噓的我說:「大姐,妳好棒!」激勵我繼續向前,部落的頭目騎著越野機車巡山,跟我們寒暄幾句,攀岩時,有人伸出援手,拉著我一步步往上走,溫馨可愛的人情,溫暖了我的心!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天上的星星閃呀閃,地上的螢火蟲忽明忽滅的,阿里山看星星、賞螢火蟲,住在朋友家的民宿,泡茶、聊天、談八卦,跟幾個知己偷得浮生半日閒,重溫兒時的回憶。雨後的山青翠欲滴,洗過澡的樹林,抖一抖身上的灰塵,顯得生氣盎然,爭先恐後的想要探出頭來。

在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坐上纜車,咻一聲,就到了2千公尺的高處,再咻一下,4千公尺了,傑克,真神奇,我征服了山。冰天雪地的高山,放眼望去,除了耀眼的白以外還是一片白。我看到了少女峰、楚格峰、馬特洪峰、白朗峰,峰峰相連到天邊。

德國慕尼黑的啤酒節,體驗嘉年華會的熱情洋溢,年輕男女旁若無人的當街擁抱親吻,人們聚在一起狂歡歌唱,舉起酒杯,乎乾啦!

來到音樂之都奧地利--電影真善美的場景,一望無際的草原像綠色的地毯,風吹草低見牛羊,還有那藍藍的天,白白的雲,我是在畫中嗎?還是從畫中走出來?

走到小橋、流水、人家的杭州、山高水長的雲南,如果說,「印象西湖」是柔情似水,那麼「印象麗江」則是粗獷豪邁了,前者演繹白蛇傳、梁祝以及岳家軍,後者以千軍萬馬的氣勢,澎湃洶湧的來詮釋古時的馬幫,當謝幕時,大家起立鼓掌久久不歇,天空下起絲絲細雨,卻澆不熄觀眾的熱情。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呀….」,在國外秀場,突然出現耳熟能詳的臺灣民謠,那種感覺就像海外僑胞聽到「黃昏的故鄉」勾起鄉愁一樣。

文化中心常邀請國外藝文團體來演出,我印象最深刻的法國管樂團,安可曲居然是桃花過渡,聽著聽著,眼淚不知不覺掉下來了。

下雨啦,冒泡兒啦,青蛙大哥戴草帽兒啦,雨中漫步是瓊瑤筆下的詩情畫意,雨中的等待更凸顯愛情的堅貞,自古以來,多少賺人眼淚的愛情故事,在戲劇裏上演,最近的國片「帶一片風景走」,講述一位堅毅的丈夫推著罹患小腦萎縮症妻子的輪椅,徒步環島的感人經過,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這個人情似紙張張薄的時代,能夠相陪相守、不離不棄,已是難能可貴了,在這部片裏,我們看到最真實的人生、最可貴的愛情,沒有比這個更偉大了。

看過一部紀錄片--「老兵的故事」,感人肺腑,50年的相思和等待,舉目無親、孤寂冷清,漫漫長夜,多少午夜夢廻想念爹娘。在開放探親後,老兵一個個回故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一聲聲「爹娘我回來了!」「兒呀,你買瓶醬油什麼那麼久?」有的看到的是一杯黃土,芳草悽悽,情何以堪?因為戰爭,帶來恐慌、傷亡,百姓流離失所、骨肉手足分散,不只老兵,所有的人都痛恨戰爭。

去過吳哥窟,在風景區的沿路上有殘疾樂團演奏,有的沒有腳,有些失去了手,那是殘酷的戰爭、無情的地雷,讓他們人生走樣、身體變形、生活更艱辛。

世界三大戰爭線當中,柏林圍牆已經倒塌,南北韓38度線至今仍處在冷戰狀態,鮮為人知的第三條線,即是金門。為紀念823特殊的歷史意義,100年8月23日,在金門和平紀念園區,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訂於上午11時舉辦全民「和平發聲」活動,用美好的聲音讚頌和平的可貴,讓世界聽見和平,讓戰爭疤痕化為和平的發響,和平是人類追求永恆不朽的普世價值,希望將過去戰爭中的砲彈轉換為藝術,打造一座與世界共鳴的鐘,是的,「和平」正是我們的嚮往,永遠、永遠……。

臺灣三大民俗盛事,臺北迎城隍、北港迎媽祖、東港迎瘟王;迎神賽會,萬人空巷、陣頭迤邐、家將團助威、鑼鼓鈸咚咚鏘鏘響,神轎經過之地鞭炮聲不絕於耳,媽祖、王爺繞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收、經濟繁榮、安居樂業,虔誠的善男信女匍伏跪地鑚轎腳,人手一支香和令旗,千里跋涉、不辭辛勞,信仰的力量讓他們忘了病痛、忘了曾經寸步難行,朝聖的路上或者三跪九叩,或者是竹帚淨地,或者是懺悔贖罪,每個人臉上呈現無比莊嚴、虔敬、祥和,那是張令人動容的臉!

有這麼許許多多的感動,使我的人生多采多姿,也讓我的生命充滿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