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遊太極峽谷

文/ 沈英淼



        五月中旬的「珍珠」颱風,帶給南部民眾一場虛驚。她走後,日麗風清,台南空大校友會籌辦的會員聯誼健行活動,如期登場。
聯誼活動於五月二十一日,星期日‥地點在竹山鎮的「太極峽谷」。由於總幹事郭珠姊提供了這個新鮮的活動地點,校友們報名踴躍,很快就額滿了。

        竹山地區名勝很多,但在八十八年的「九二一」大地震中,很多設施受創嚴重,遊止步;這幾年來重建工程陸續完成,經過當地政府的用心宣導,遊客回籠。這次我們選中的「太極峽谷」,就是重建以後很值得前去遊覽的一個好地方。

        理事長謝明振先生和總幹事郭珠姊,客串主持人和領隊,在一路的歌聲中,大夥兒首先來到「竹山旅遊資訊中心」稍事休息。該中心推薦兩位解說員給我們,兩位都是林小姐,既幹練又熱心。車子途經49縣道。投49是一條蜿蜒的山路,兩旁竹林處處,素有竹海的美名。其中有一段特別茂密,又有「竹蔭隧道」的雅號,綿延2公里多。這裡可以欣賞筆直的孟宗竹林,享受滿眼的綠,呼吸清新的空氣。偶而山谷裡飄起薄霧,更顯得一種濛濛的詩意。據解說員林小姐告知,此路段是夜間觀星和觀察螢火蟲的好所在。

        車子來到「觀海坪」的地方,此地視野極佳,可俯看竹山全鎮;天氣晴朗時,可眺望濁水溪和清水溪的匯流處,甚至可以遠眺八卦山脈、台中港和台灣海峽。

        車行約一個小時,我們抵達目的地:太極峽谷。這峽谷位在加走寮溪的上游。從停車場下走峽谷是一段頗為吃力的步道,在峭壁峻巖間起伏穿梭,對於體力是很大的考驗。當地人有一句話形容這兒的陡峭:「一崁到肚臍,二崁到目眉」,十分傳神。

        太極峽谷的形成,是由於阿里山山塊上衝,地層陷落,復經加走寮溪的溪水,長期切割沖刷,使得堅硬的砂石岩層,形成兩岸懸崖峭壁。而莽林深處的絕嶺深壑,更是山水奇觀,當地人稱這峽谷為石杭峽谷(後改稱太極峽谷)。

        辛苦跋涉一個多小時,大夥兒終於到了溪谷。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雄偉的大吊橋。橋下谷深水急,橋的兩端是危崖絕壁,峭立千仞,足可媲美太魯閣的燕子口的雄奇。

        這座大吊橋橫亙在立秋寮溪上(立秋寮溪是加走寮溪上游的支流,在這附近匯流。)吊橋全長一百三十六公尺,橋面距谷底有百餘公尺 ; 由於橋的兩端有二十公尺的落差,從高的這端設有兩百個梯階走到橋心,所以這座大吊橋又名「梯子吊橋」,據說全球這樣的吊橋僅有四座。

        石杭峽谷又區分為上杭、中杭和下杭等區段,各段風景殊異。「中杭」即現今所說的太極峽谷。「上杭」距此尚有數百公尺之遙。我們一行人又奮力前往。上杭也是美麗的峽谷,谷中有一片寬闊的平台,平台中間由於裂開後長年溪水的沖刷,形成了一個既深且窄的裂縫,溪冰直沖而下,聲勢雄偉;若由下向上看,確是不同凡響的「峽谷一線天」。在這深窄的峽谷,有一顆屋子般大小的巨石,卡在峽谷兩岸之間,稱為「飛來石」。它是民國九十年桃芝颱風時大量土石流夾帶而來,落在此處。在「飛來石」附近原有一座鐵橋,在桃芝颱風時沖毀,現已改建壯觀的「玉福吊橋」。「下杭」仍是峽谷,再往下就是知名的「瑞作瀑布」。由於時間和腳力都不允許,我們只能遠觀了。

        又是一個多小時的跋涉,終於完成了這趟峽谷之旅。回到竹山,解說員林小姐又帶領我們參訪奉祀延平郡王的沙東宮 ( 水沙連的東堡之宮 ) 和後面的「照鏡台」,它是車籠埔斷層上的「地震紀念公圖」。

註:「竹山旅遊資訊中心」位在竹山形象商圈和台三線附近。在這裡可以拿到詳細的旅遊資訊。北上的遊客在「國道三」斗六交流道下;南下的遊客可從竹山交流道下。其他資訊請上「竹山鎮公所」的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