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節目概論補充教材
淺談媒介訊息對建構社會現象的影響(下)

文\牛莒光

人類認識的世界與真實存在著距離

這種透過轉介的「知識基礎」十分的不穩定,因為絕大多數的知識來自與他人、他物的間接接觸。乍看下彷彿瞬間吸收了許多訊息,但仔細深思,卻又感到腦中掌握的事物似乎不那麼真實,即使是強調真實的電子傳播影像與聲音,但它們總是一閃即逝。即便能夠直接接觸,也不見得就能保證完全認識到事物的真實性,因為感官也有遭到扭曲的可能,何況我們是透過與我們日常生活經驗相距甚遠的媒介所傳達的事物。然而,媒介畢竟是我們唯一掌握世界以及知識的工具,就如同我們絕大多數者都未親身經歷美國九一一事件,但是透過傳媒,卻能瞭解紐約當日所發生的恐怖攻擊事件。隨著科技的進步大眾傳播媒介的發展,各式各樣的傳媒深深地建構我們對於世界真實的認知,而這種認知不是由感官親自獲得的,所以媒介的訊息流動在「人與真實」之間,確實存著距離。

媒介製造的符號是真實的再現,而非真實的反映

理想上媒介應當是一面鏡子,反映真實的社會情境,然而媒介所呈現的往往是經過篩選,重新建構過的社會真實,充其量只能稱之為建構的「符號真實」。所以用符號代表事務,成為了重要的原則,此即「再現」的概念。在西方的哲學思想中,人們是世界的主體,要認知與控制不斷變動的客體世界,人們必須要創造符號、操縱符號,將客觀的事物抽象化,人們才得以思考事物、交換意義與溝通。但隨著資本經濟的高度發展、資訊社會主導、電腦數位化的進步,符號的意義是否能夠「再現真實」,遭受到法國學者Baudriallard的質疑,否定符號能再現真實的可能,並提出「擬仿」的概念。他認為,再現的概念假設了符號與真實是等值的,雖然這種關係是一種烏扥邦式的理想,但卻是再現的基本原則,並以此確保了符號與真實的對應關係。事實上卻不然,符號以自身的模式運作下,創造了比真實更真的「擬像」(Simulacra),讓客體世界的真實消失了。

媒介符號的娛樂功能

另外在知識的演進過程中也發現,古時候由於理解文字的人不多,且多書寫在竹版、石版上,知識的權力掌握在貴族、宗教人士手中。隨著紙張、印刷術的發明,知識廣為流傳,打破了知識的宰制。也因此早期的文字傳播是屬於規範性的特質,也就是知識完全是以鞏固和維繫人類的價值觀,但隨著傳播工具的更新,文字符號的功用也多樣化了,產生了娛樂的功能。所以著名的傳播學者Charles R. Wright歸納出傳播的四大功能:監督環境、聯繫解釋、社會化以及娛樂。其中聯繫解釋以及社會化兩項都是傳統上公認的傳播在文化上的功能。聯繫是指媒體對社會事件加以選擇、評價和解釋,將駁雜紛亂的世界條理化,並將事件意義化,使得人們得以理解其重要性。社會化就是指文化的傳承,傳遞社會規範、強化社會整合,促進集體意識,溝通共同經驗,以確保社會價值的維繫。到了現代,資訊的發達更創造出許多娛樂符號—如小熊維妮、Kitty貓等等的虛擬符號,使傳播功能更具有消費娛樂的特性,但這些東西卻無對應的實體。以上述美國校園的屠殺為例,透過電腦遊戲中,創造了虛擬的學園,模擬殺人遊戲,這個虛擬的遊戲是一連串遊戲的符號,但卻設定出真實的「對應物」--學校、老師、同學…,也許一開始基於好玩,可是長期的耳濡目染,影響到認知,於是他們卻將虛擬當環境,當作了真實的世界,導致遺憾發生。因此從短期來看「媒介的暴力內容是否直接助長社會的暴戾之氣」,也許看不出媒介對於暴力行為的影響;但從長期來看,這類的暴力符號將會影響整個的社會風氣與意識。

閱聽人應有的體認

原本在人類的社會中暴力、色情等等不良的負面事件屬於少數,這類的題材無論是新聞報導或是製作成娛樂節目都有相當的賣點,但社會大眾的感官十分依賴媒介傳遞的訊息,影響了閱聽人的認知內涵,建構了人們對於世界真實的觀感,產生了世界就是如此的看法,而這種看法也會影響到媒介,於是兩者相互滲透,交互影響。事實上社會不良風氣的形成還有其他的因素,然而僅就媒介作為人們獲得知識世界的管道之一而言,閱聽人極容易在大量的媒介訊息中迷失自我,缺乏主體性,無法辨識真實與媒介真實之間區別。媒介對於真實的建構,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媒介若長期的報導各種暴力、色情、犯罪…等等這類的題材,將建構了生活環境充滿了不安全感的社會現象。閱聽人應當體認到真正的客觀真實是難以達成的,反映真實的能力會受限制,但媒介卻有能力於建構真實。尤其是網際網路的方便性與無時間性,資訊經常是未經篩選,少年、兒童涉世未深,對於網路上各式各樣的訊息經常未經思考便會全然接受。因此媒體通識教育必須由幼時著手,並以家庭為輔,學校教育為主,向下扎根,讓下一代瞭解各種形式的媒介只是傳達訊息的工具,這些訊息不全然代表著實際。

結語

媒介的真實永遠無法代表實際,但是傳播科技的發展,訊息的氾濫,卻讓人們無法識讀兩者之間的差異,畢竟媒介是我們瞭解世界的管道。尤其對下一代的影響更加的嚴重,自從電子媒介普及後,圖像、聽覺為主的影音媒介成為主流,目不識丁的幼兒能藉由影音內容窺探成人世界,使得他們在語言、衣著、遊戲、興趣、社會活動傾向、犯罪率與殘暴的程度均與成人日趨一致;加上網際網路的興盛,真實與虛擬的相互滲透,許多的犯罪案件便發生在真實與虛擬的交會時空中。這是一個嚴肅的課題,新興傳播科技固然提昇了人類的知識文明,但它也帶來的負面影響,顯見人文的涵養亦應當隨之提昇。如果對於這些新興科技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予以矯正,其代價後果將由整個社會來承擔。

本篇蒙台東指導中心陳東園主任指導,特此感謝。

參考書籍

讀者若想進一步探討媒介對於人類認識世界的影響可閱讀以下書籍
1.王川岳(1998),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第二章第二節「
…二、語言遊戲與文本」(頁41-45),二版,台北:淑馨。
2.林東泰(1999),大眾傳播理論,第六章電視暴力與攻擊行為研究(頁221-264);第七章議題設定功能(頁265-314),一版修訂,台北:師。
3.梁瑞祥(2001),網際網路傳播理論,導讀:大眾傳播理論與知識論(頁5-11);第二篇
…第三章傳播理論的知識論基礎(頁29-33),台北:揚智。
4.翁秀琪(1996),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第八章
第八節客觀真實、符號真實、主觀真實(頁114-117),
台北:三民。
5.張錦華(1995),媒介文化、意識型態與女性,第一章電視與文化研究(頁1-10),台北:正中。
6.黃瑞祺(2000),現代與後現代,導言(頁1-15),初版,台北:巨流。
7.謝俊清(1995),閱聽人如何迎接新資訊時代來臨(頁113-142),收錄於「資訊科技與大眾傳播」,台北:記者公會印編。

[92.07.30~92.08.06空大專版]

回課程介紹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