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學」補充教材
「生死本一家」死亡教育、生死教育是臨終教育還是生命教育?

文\張淑美 

不可避免的人生事——「死亡與生命」

死亡,一般人總視為禁忌話題避之唯恐不及。而個人踏入死亡學的探索卻已超過了十幾個年頭,而且只要一看到和死亡有關的書籍、文章總引起我極大的關切與好奇,進而研究與探討,每每在研讀之後引起自己深沉的生命省思與策勵。從生物的、心理的、社會的、經濟的、醫學的、哲學的、宗教的、環境的、倫理的、道德的、法律的、價值的……等等角度來討論死亡的相關問題,不難發現,「死亡學」(Thanatology or Studies of death)(吳庶深,民86;鈕則誠,民88;張淑美,民89)真可說是「生命學」啊!請讀者嘗試用上述任何一個角度去切入思考死亡和死亡相關的主題,諸如常和死亡一起出現的「瀕死」(dying)(或譯為垂死、臨終)、「失落與悲傷」,以及「喪慟」(bereavement)(或譯為哀慟、悲慟,指死別失離之慟)等等,應可發現死亡是多麼和我們自己、家人、社會、環境,關係緊密啊!

有一天我們自己會死,親愛的人(loved ones)(包括家人、友朋等凡我們所愛的人)也不知何時和以什麼方式死去……,臨終的時候,吾人在心理上、生理上、認知上、信念上會是如何度過的?要如何照護所愛的人安詳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呢?我們自己與所愛的人既然無法避免死亡,但都希望至少能善終吧!可是,如果自己不善生,平時不與所愛的人善處,並瞭解他/她的需求,又如何讓自己或幫助所愛的人善終呢?而死別之後的失落(loss)與悲傷(grief)反應又是如何呢?是正常的或複雜的呢?(以往稱為病態悲傷,現則較多用複雜的悲傷,complicated grief)(Rando, 1993)要如何哀悼(mourn)我們的悲慟、如何度過生離死別之後的喪慟呢?如何讓我們早日走出悲傷的陰霾,讓「悲不再傷」呢?從上述一些切入死亡相關的角度與主題之思考,不知讀者是否已經發現不是對每個人來講都很簡單吧!再者,既有生,何須死?死亡和生命的意義、關係和價值為何呢?

科際整合又專業之學——「死亡學與死亡教育」

承上,有關探討與瞭解死亡的教育,簡言之就是「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或稍明確講「有關死亡、瀕死與喪慟的教育」(Education about death,dying and bereavement)(Corr et al.,1997),實在是平時的教育、準備的教育啊!試想上述相關問題與現象,如果等到臨終時再來思考,不知屆時吾人能有多清醒,身心能很安詳地來思索與交代?或者即使意識仍清醒,不知尚能言語表達嗎?讀者不知同意否,死亡教育應是活著的時候就該思考的自我教育以及平時的、終生的「生命教育」嗎?

以美國為例,約於1960年代起,死亡教育就開始興起,並先在大專院校中被正式教導,而後擴及於中、小學、家庭、社會中。以在學校中的正式課程而言,大都直接名為「Death & Dying」或者和悲傷輔導相關的「Grief Counseling」、「Grief Therapy」以及「Bereavement」等,四十餘年來仍是直接談死說生,雖只是一「死」(Death)字,卻是一門廣泛的、精深的、科際整合的「死亡之學」(Studies of death或Death studies)。而且,有關死亡的相關教育、輔導、照護、喪葬服務之「助人專業」,均已有專業學會,甚或建立證照制度,且日趨專業化。和教育輔導最相關的就是「死亡教育與諮商學會」(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ADEC),成立於1976年,是國際間最大的「教育的──專業的──科學的」死亡學領域的組織,該會所建立的四種證照中和教育輔導最直接相關的就是「死亡教育師」(Professional Death Educator,CDE)與「悲傷諮商師」(Certified Grief Counselor,CGC)。該會會員來自全世界一五四個國家,目前有兩千多名會員(Liviton,1999)。

突破禁忌,生死也是一體兩面——「生死學與生死教育」

國內引介死亡相關主題的探討,約始於民國六○年代初,但直到民國八十年初,尤其是故傅偉勳教授曾回國擔任多次大型和死亡相關主題的演講講座,更加帶動、宣導對死亡的討論,其所著之《生命的尊嚴和死亡的尊嚴》一書出版之後,引起社會大眾的廣大迴響。傅氏並提倡將死亡學改為「生死學」(Life-and-Death Studies)(張淑美,民85;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民90),台大並繼而開設「生死學」的通識課,引起二、三百名學生修課,出版界也印行許多生死相關書籍,頓時「生死學」似成顯學。

但在教育學術領域談論死亡,似乎仍不多見,應是原佛光大學南華管理學院(現改為南華大學),在民國八十六年八月成立國際間第一所生死相關研究所:「生死學研究所」(原訂創所所長即為傅偉勳教授,詎料傅氏未及見研究所成立即因癌症病逝),引起教育界的好奇,也前後陸續有很多大專院校開設生死學的課程(目前醫護及一般大學院校各有三十所左右)(紀惠馨,民89)。且台北護理學院於民國八十七年成立「生與死研究室」,並已獲教育部通過成立「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並於九十一學年度正式招生。再者,國立彰化師大通識中心在紀潔芳與卓播英教授策劃下也於八十九年起,每年度舉辦兩次全國性的「生死學」與「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值是,原來在國外已被接受談論的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在國內就被轉為「生死學」與「生死教育」了!其實回溯發展脈胳,首先帶動國內死亡教育的倡導、推動者,不是教育界而是安寧照顧相關組織,如基督教的安寧照顧基金會、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等,教育界說實在是最保守、最慢正視死亡的教育性的。

生死本一家——死亡教育即是生命教育

至於「生命教育」呢?是約在民國八十六、八十七年左右,因多起校園死亡事件,引起前教育廳長陳英豪博士的關心,認為應由教育著手,教導學生認識生命、愛惜生命、尊重生命、關懷生命等,以掌握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乃委由台中市曉明女中以其實施多年有成的「倫理教育」為基礎開展「國中、高中(職)六年一貫生命教育」課程等,並訂定實施計畫,培養種子師資。而約在同時高雄市前教育局局長羅文基博士也在相同的背景下,邀集學者、國小、國中、高中職校長、主任、老師等編印《生死教育》手冊(內容較多死亡、失落與悲傷的主題,其原始大綱係由筆者提供)。因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大地震之後,許多校舍毀倒,學生直接面臨血淋淋、活生生的死亡事件,引發教育當局重視,前教育部長楊朝祥博士約於八十九年二月間召集成立「生命教育推動委員會」(吳庶深,黃麗花,民90;林思伶,民90);前任教育部曾志朗部長在民國八十八年即宣稱「生命教育是教改中不能遺漏的一環」(曾志朗,民88),更宣佈民國九十年為「生命教育年」,也編列經費、擬訂計畫,擬在各級學校推動「生命教育」(陳榮裕,民90)。

「生命教育」可說是國內教育當局推動的政策方針,其內涵與教材等也都圍繞「生命」為核心來開展,因而範圍與涉及的領域也更為廣泛,生死尊嚴也成了其中一部分。生命教育的宗旨應是教育工作正確的方向,也是責無旁貸的。雖然死亡是生命的發展過程也是終結,但直接談死似乎太嚴重,社會大眾尤其是學校教育界更不敢輕易談死。因而,生命教育就帶來較振奮人心的力量,也可以從各種不同領域來探討生命,發揮生命的價值。筆者所沿承探討的「生命教育」仍較直接關注從死亡相關議題討論的「從死論生,反思生命」的教育,「生死一體兩面」,從死談生也是直接環扣「生命」終極核心的「生命教育」(張淑美,民87)。所以無論是「死亡教育」抑或「生死教育」,不就是「生命教育」的一個重要可行的取向嗎?生死不也本是同一家嗎?切盼,能由教育當局宣示推動的「生命教育」,能具體落實實施,讓每位學子都能活出生命的真、善、美!

參考書目

1.吳庶深(民86):國內外「死亡學」(Thanatology)系所發展之分析。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安寧會訓,26,16-24。
2.吳庶深,黃麗花(民90):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台北:學富出版社。
3.林思伶(民90):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實施。論文發表於彰化師大舉辦之「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5月8-9日。
4.紀惠馨(民89):護理校院生死學課程內容的需求差異探討─以一個學校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張淑美(民85):死亡學與死亡教育。高雄:復文出版社。
6.張淑美(民87):從美國死亡教育的發展兼論我國實施死亡教育的準備方向。國立高雄師大教育系:教育學刊,14,275-294。
7.張淑美(民89):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在中等學校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收錄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171-199)。台北:寰宇出版社。
8.張淑美(民90):國中生的生命教育─從死亡概念與態度論國中階段生死教育之實施。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生命教育專輯,26輯,355-375。
9.陳榮裕(民90):生命教育新世紀重要宣言。中國時報,1月3日。
10.曾志朗(民88):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載於李遠哲等著:享受生命——生命教育(1-7)台北:聯經出版社。
11.鈕則誠(民88):生死學,生命倫理學與生死教育。台灣安寧照顧協會:安寧療護雜誌,14,11月,33-39。
12.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民90):生死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印行。
13.Corr, C. A. & Nabe, C. M., & Corr, D. M.(Eds.)(1997). Death & dying:Life & living(2nd ed.)Brook/Cole Pub. Com.
14.Liviton, D.(1999). Death education:Its status and potential. Taiwan Hospice Care Magazine, 14, November, pp.3-19.
15Rando, T.(1993). Treatment of complicated grief. Mental Health Resources.

[第301期空大學訊--補充教材](作者為高雄中心面授教師)

回課程介紹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