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小常識

A級或甲級:行程為一天15公里以下,是一般腳程能力的人所能參與的活動,例如登山社團經常舉辦的一些郊山活動或健行活動。

B級或乙級:行程為一天15公里以上,是腳力較佳者所參與的活動,例如一般登山社團偶爾舉辦之連走數座郊山或越嶺的登山活動。

 

C級或丙級:活動時間為2天以上,活動行程為30公里以上,參加者必須能走遠程且腳力較好者,通常是連續假日時登山社團所舉辦之2-3天的高山登山活動。

 

【鞍部】

山脊中較低凹的地方,其形狀如馬鞍,因此稱為鞍部。

 

【山脊】

谷與谷連亙的山頂。

 

【山溝】

陡坡上涇流匯集後所侵蝕成的水道。

 

【山坡】

由山頂延伸至山谷的傾斜面。

 

【埡口】

鞍部俗稱埡口。

 

【山峰】

山脊中較為高聳突出的部分。

 

【稜線】

山脊兩面之山坡交會所形成之線。

 

【碎石坡】

高聳的懸崖下經常有碎石堆積成的坡面。

 

【尖峰】

山頭特別尖銳的山峰。

 

【山谷】

兩山支稜間所夾的谷地。

 

【單攻】

以單一座山為攻頂目標,登頂後沿原路下山。

 

【越嶺】

以翻越稜線為登山路線,或登頂稜線附近的山頭。

 

【縱走】

連走數座同一山系之山頭的長程登山路線

 

【嶽】嶽者,高山峻峰也,鎮護地方之山。

『五嶽』

中嶽:玉山
東嶽:秀姑巒山
西嶽:雪山
南嶽:北大武山
北嶽:南湖大山

【尖】山形尖銳,直指入天。

『三尖』

北尖:大霸尖山
中尖:中央尖山
南尖:達芬尖山

【峻】峻者,高也,峭也,山勢聳拔也。

『十峻』

雪山山脈:品田山、大劍山。
玉山山脈:玉山東峰、玉山南峰。
中央山脈:無明山、奇萊北峰、能高南峰、馬博拉斯山、新康山、關山。

【嶂】山之高險者,山峰如屏障也。

『九嶂』

雪山山脈:東霸尖山、劍山、穆特勒布山。
中央山脈:鋸山、屏風山、丹大山、阿屘那來山、無雙山、布拉克桑山。

【崇】山大而高也。

『十崇』

雪山山脈:大雪山。
中央山脈:南湖北山、合歡北峰、太魯閣大山、奇萊南峰、東郡大山、內嶺爾山、馬西山、三叉山、卑南主山。

 

阿爾卑斯式攀登

 

什麼是阿爾卑斯式的攀登?
世界上所有的攀登形式都源自於阿爾卑斯式攀登, 舉凡健行、攀岩、冰攀、冬攀、混合攀登(冰岩混合地形),甚至是滑降(雪)都是起源於十八世紀的阿爾卑斯式攀登。

定義
阿爾卑斯式的攀登並沒有嚴格的定義,但它通常是指在高山的環境之下,以個人或兩三人的小隊來爬山,以輕便的裝備,快速的行進速度前進。在中途不靠外界的補給;也不需要架設固定繩索以方便反覆地上昇下降來適應高度與補給物資,他們一鼓作氣爬上山頂並且平安回來,若是不能登頂就拆返。

In high-altitude climbing, alpine style means to tackle a high peak in the same manner as one would tackle an alpine peak, i.e. without massive build up of people and materials and without siege tactics.

由來
阿爾卑斯攀登顧名思義是起源於歐洲阿爾卑斯山的登山方式,十八世紀時誕生在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區,隨後成為世界性的活動。

1786年到1865年間幾乎所有海拔3000~4000公尺以上的山頭都被一一的征服了,後來世界登山界稱這段時期為阿爾卑斯的黃金時代。

阿爾卑斯攀登的特色

冰、雪、岩的混合地形
由於阿爾卑斯山山勢險峻;高海拔處終年積雪,登山者需要使用到不同的技術才能克服途中各種不同的冰壁、雪地、岩壁、冰河等地形。所以阿爾卑斯登山家除了平時必需做好攀岩與冰雪地的訓練之外,也必須有很好的腳程與心肺能力。

light & Fast 輕便.快速
快速
行動迅速可以減少危險,特別是在天氣多變的高海拔山區,行動迅速表示比較能快速通過危險的環境。一般而言;在高海拔很多的山難都是因為停止行動時才會遇難。

阿爾卑斯攀登通常是適用於路程較短或交通方便的山區,因為交通便利所以登山者就不必準備過多的裝備。由於重量減少了;也使得隊伍的行進速度會變快。另外;交通便利也縮短了登山的路程,登山者能夠快速的上山;然後快速的下撤。

輕便
為了講求行進的速度,以免過重的裝備或食物壓垮自己!阿爾卑斯登山家必須將食物儘量的精簡,裝備也儘量的輕量化,把不必要的裝備通通捨棄不帶,只帶必要的裝備。輕量化的同時也就是表示,他們吃的、喝的、燃料、裝備都沒有多餘的量,所以他們不能出錯!一旦出錯就沒有挽回的餘地。阿爾卑斯登山家所選擇的裝備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該攜帶什麼裝備也是高度的藝術,這全憑登山的的經驗。必要的裝備對於阿爾卑斯攀登而言是一件大但是所有登山中所需要的技術裝備、食物、飲水、急迫露宿等裝備一應俱全

行動快速有幾要必要條件:腳程要快,裝備要輕便

繩隊
繩隊作業也是阿爾卑斯式攀登的一項特色,阿爾卑斯攀登通常是結兩人或三人的繩隊,有時候為求行動迅速也可能不結繩隊,這完全依照當時的情況而定,例如:隊員的攀登能力、路線的難度與風險來決定。

阿爾卑斯精神

獨立自主
阿爾卑斯攀登是最符合運動精神的一種登山方式,阿爾卑斯登山家必須儘可能只靠自己來完成登山的旅程。包含:登上所需要的裝備必須自行背上山,沒有挑夫來幫忙你背裝備!阿爾卑斯攀登像是個人式或小組的游擊戰,沒有後勤的火力支援。

公平原則
登上山頂的方法有很多種,有的人是坐直昇機直上山頂、有人是把重裝備留給挑夫去背,自己空著手或輕裝攻頂,有的人靠著別人架好的繩索;再用上昇器來通過困難的地形。這些方式都降低了登山的難度與挑戰性,也失去了登山原本的義意。

例如:1983年美國遠征隊攜帶拋繩火箭經由西藏的東坡並克服了一道1070公尺的岩壁而登上聖母峰頂。我們知道;若是沒有這些裝備或工具的話光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爬上山頂的。但是;這樣的成就對於山峰而言是否公平?對於其它的登山者是否公平?

阿爾卑斯式的攀登路線上並不會事先架設好繩索,也不會有人把你拖上山,攀登者必須憑著自己的經驗與技術來克服所面臨的困難地形。這對於山而言是最公平的方式!

原本世人認為阿爾卑斯式攀登通常只適用於路程較短或交通方便的山區,就像阿爾卑斯山區,因為交通便利所以登山者就不必準備過多的裝備,也使得隊伍的行進速度會變快。同時交通便利也縮短了登山的路程,登山者能夠快速的上山;然後快速的下撤。

當世人將眼光焦點注目在喜瑪拉雅山區的同時,遠征形攀登成為主流,而阿爾卑斯攀登逐漸被人遺忘。人們認為阿爾卑斯式攀登並不適合像喜瑪拉雅山區這樣龐大而偏遠的山區。直到1980年義大利登山家雷恩霍.梅斯納首次以阿爾卑斯式攀登並且不帶氧氣登上了聖母峰頂後,人們才重新重視這種輕便、快速,不需要龐大後勤支援的登山方式。

雖然;在喜馬拉雅山區也是可以使用阿爾卑斯式的攀登來登頂,也有許多人宣稱他們是用阿爾卑斯攀登來征服喜馬拉雅山區的高峰。但是;相對而言難度就會高出許多,成功的隊伍也自然比較少。因為;喜馬拉雅山除了高海拔需要高度適應之外,多變的天候也是影響是否能成功登頂的一項主要因素,通常穩定的天氣週期不超過3∼4天,但是路程卻可能要花上6∼8天(甚至更多)才能走完,非常容易在行程還沒走完時就會因天候因素被迫折返,所以;想要用阿爾卑斯攀登方式一次就成功登頂的機會實在很低。

對於現代的登山家而言;登山的藝術就是應該選擇一種正確方式來爬山,阿爾卑斯式的攀登雖然好,但有時登山者也應該有些彈性,不可死板。

請記著!並非人人都有能力以阿爾卑斯式攀登來爬山!阿爾卑斯登山家是:聰明的、能幹的、經驗豐富而且是訓練有素並且積極投入的運動員。